好名字起名网>康熙字典>正文

兀的意思及取名寓意

  • 兀字拼音
    兀字五行
  • 兀字部首
    兀字繁体
  • 兀字简体笔画 3
    兀字繁体笔画 3
    兀字康熙笔画 3
  • 兀字结构 上下结构

兀字的基本解释



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兀鹫。“蜀山兀,阿房出。”
高高地突起:兀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兀。
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:兀那。兀的(d?)(a.这,这个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
兀字的汉语字典释义

[①][wù]

[《廣韻》五忽切,入没,疑。]

“掘3”的被通假字。

(1)高耸貌。

(2)独立。

(3)谓独立貌。

(4)光秃。

(5)静止;使静止。

(6)无知貌。

(7)昏沉貌。

(8)仓促。

(9)断一足之称。引伸为斩,断。

(10)摇晃。

(11)仍,还。

(12)某些词的前缀。参见“兀誰”、“兀那”。

[②][wū]

见“兀2秃”。

兀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
【子集下】【儿字部】 兀; 康熙笔画:3; 页码:页123第02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五忽切,音杌。【說文】兀,高而上平也。从一在人上。又刖足曰兀。【莊子·德充符】魯有兀者叔山無趾,踵見仲尼。仲尼曰:無趾,兀者也。又【柳宗元·晉問篇】乗水潦之波,以入於河而流焉,盪突硉兀。【註】危石也。又兀兀,不動貌。【韓愈·進學解】常兀兀以窮年。又【正韻】臬兀,不安也。亦作卼。【易·困卦】于臲卼。又姓。【韻會】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。又【韻會】或作掘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掘若槁木。

兀字起名意思和含义

“兀”本义指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,秃;茫然无知的样子;[兀自]还,尚;元曲里用作发语词。

兀字取名忌讳

1、兀字五行属性为土,根据五行土克水的原理,兀字取名忌讳用五行属水的字取名;

2、兀字取名忌讳与同韵母u或同声调去声的字起名,这样读起拗口,没有节奏感;

3、兀字取名忌讳与先祖长辈同字,如果先祖名字中带有兀字,晚辈忌讳用兀字取名。